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
(Human Organ Physiopathology Emulation System,HOPE)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基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坚实基础,建设能体现人群规模、机体水平生命活动的实时模拟装置,实现生理、病理功能的体外模拟,变革生物医药研发模式,服务于生命科学、人口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HOPE装置以“造元件、组系统、仿功能”为建设思路,包括可规模化扩增千亿级细胞、一体化制备厘米级器官的元件制造系统,模块化连接多类型器官元件并高效模拟15种以上生理功能的功能模拟系统,多场景模拟20种以上病理状态的定制应用系统,以及标准化汇交多模态、多维度海量数据的中央服务站。
占地约53亩,在怀柔科学城聚核区建设。
将实现多遗传背景、多种复杂器官系统、多种功能状态的模拟,为疾病机理、药物评价、再生医学提供标准化、开放式的应用环境,不断加深对生命基本原理、规律的认识。同时,可用于集成化的I/II期药物临床试验,并为III期临床试验提供重要参考性数据;设施的移动部分也可拓展用于系统评价高危、太空、深海、极地等极端条件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影响研究,并指导建立应对策略。
周琪,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任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理事长。曾任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干细胞领域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
在动物克隆、干细胞发育全能性及调控机制、新型干细胞系创建、哺乳动物同性生殖、细胞命运决定、干细胞资源库建立、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在 Cell, Nature, Science等刊物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入选国内、国际年度科技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三届genOway国际转基因技术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生物学奖等科技奖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动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至今已有95年的历史,涌现了一批杰出科学家,有1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学部委员曾在动物研究所学习或工作过。
基于两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对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领域的优秀团队进行整合,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梯队完整、结构合理的建制化队伍
骨干团队包括干细胞、器官制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装置研发、疾病机理、分子医学、临床应用、药物研发、产业转化、伦理法规、监管审评等多领域,已形成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梯队完整、结构合理的骨干人才队伍。